乘风破浪立潮头 奋楫扬帆向未来——写在召陵建区20周年之际
日期: 2024-10-08 来源:精彩召陵 点击:
核心提示
2004年至2024年,乘着改革开放的浩荡东风,召陵区走过了20年峥嵘岁月。
20年来,召陵区历届区委、区政府团结带领勤劳智慧的召陵人民,以“自信自强、苦干实干、创业创新、善作善成”的新时代召陵精神,在攻坚克难中砥砺前行,在自我超越中展翅高飞,书写了气势如虹、绚丽多彩的时代华章。
抚今追昔,感慨万千。过去20年,召陵区历经沧桑巨变。这巨变,是一幅敢为人先的奋斗画卷;这巨变,是一首后发崛起的创业史诗。
过去20年,召陵大地后发赶超,综合实力显著提升。2023年,全区实现生产总值221.4亿元,是2004年的6.2倍;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41560元、26492元,分别是2004年的6.8倍、7.3倍;一般公共预算收入9.57亿元,是2005年的21倍。
过去20年,召陵区重点工作攻坚成效显著,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2019年年底,全区7221名贫困人口全部脱贫,10个贫困村全部“摘帽”。
过去20年,召陵区大抓项目建设,发展后劲显著增强。2012年至2022年,全区累计引进亿元以上项目212个,总投资1235亿元;实施省、市重点项目209个,双汇第三工业园、正大“一基地一园区一中心”等重大项目布局召陵。
事非经过不知难,成如容易却艰辛。全区人民风雨同舟、携手并进,为召陵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今年是召陵建区20周年。这是召陵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也是召陵再铸辉煌的新起点。
最是奋斗能致远。二十青春,更立潮头。
经济发展 注入强劲动力
建区之初,召陵最突出的特点就是“一多一少”:“一多”是砖瓦窑场全省最多,“一少”是规上企业全省最少。
当时,召陵区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3737万元,黏土砖瓦窑业的收入近2000万元。如果没有这个支柱产业,下一步该何去何从?
不破不立。2006年,召陵区以“腾笼换鸟”的思路和“凤凰涅槃”的勇气,用实际行动给出了答案:必须致力创新经济发展方式,走一条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道路。
2007年,召陵全境300多个砖瓦窑场全部被拆除。
利用拆除砖瓦窑场的时机,召陵区高标准规划建设特色产业园区。“招商引资、项目建设”从此成为全区的中心工作。
20年来,召陵区秉持“工业强区、服务业兴区”发展理念,经过一次又一次的探索和实践,围绕做大做强绿色食品、装备制造、电商物流三大主导产业和宠物经济、鞋革制品两大特色产业,深耕产业链,做强产业集群,推动传统产业高位嫁接形成新制造、新兴产业培育壮大激发新动能、未来产业谋篇布局开辟新赛道,形成了龙头引领、梯队协同、优势互补的产业集群发展格局。
主导产业长足发展。坚持招大引强与培大育强双向发力,加快产业链延链、补链、强链,形成了绿色食品、装备制造、电商物流三大主导产业。其中,绿色食品产业以双汇、正大、中誉宠物等为代表,形成了肉蛋制品、休闲食品、宠物食品产业集群,涵盖企业110多家,年产值达50亿元。宠物经济产业作为特色产业,年产值突破10亿元。装备制造产业以永光电力、世林机械、亿博科技等为代表,形成了电力装备、液压装备、冶金设备产业集群,涵盖企业60多家,年产值达35亿元。物流业以快递物流企业、道路运输企业、装卸及仓储企业为主,涵盖企业约300家,日均快递中转量达600万单,峰值突破1000万单,带动漯河成为全省仅次于郑州的第二大快递物流配送和分拨转运中心。
骨干企业群体日益壮大。大力实施“工业倍增”“小升规”等重点企业培育工程,工业企业总数从2004年的126家增至如今的748家,规上工业企业增至127家;培育出年产值5亿元以上的企业3家、年产值3亿元以上的企业6家、年产值亿元以上的企业14家;现有省级创新型龙头企业1家、省级瞪羚企业2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6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从4家增至35家,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从7家增至68家。
工业制造向工业“智造”加速迈进。抢抓数字化发展机遇,支持传统企业实施一批“机器换人、设备换芯、生产换线”项目,推动工业经济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升级。际华三五一五建成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亿博科技被认定为国家级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示范单位,正宇电气等12家企业通过国家“两化融合”贯标认定。全区建成省级研发平台8个、省级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示范项目8个、省级以上绿色制造企业5家、省级智能工厂1个、省级智能车间5个,完成企业“上云”140家。
城乡融合 塑造崭新面貌
2004年,有人说:“全省100多个县区中,召陵基础设施最差。”
那个时候,召陵人喝的是高氟水、高盐水,住的是低矮破旧的泥瓦房;遍布全区的大多是农田和砖瓦窑场。
农民出行困难。当地人有段顺口溜形象地说出了召陵当时的道路状况:“大坑能卧牛,小坑车发愁。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人被车子骑,结婚看天气。”
20年后,召陵留给人们的是另一种印象:一栋栋高楼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一条条道路宛如长龙纵横构成城市脉络,一座座公园擦亮绿色发展的底色、一幅幅“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画卷展现出新时代乡村振兴的大美气象……
20年来,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召陵区因地制宜,不断探索城乡融合发展的有效路径,努力走出一条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双轮驱动”、生产生活生态相互融合、改革发展成果城乡共享,具有召陵特色的城乡融合发展之路。
道路四通八达。20年来,召陵区对行政新区、开发区共投入近15亿元修建总长约68公里的道路46条,从南到北建成锦江路、渭河路、延河路等道路,从东到西建成东山路、天柱山路、庐山路等道路,形成了“十横十三纵”的路网框架,城市交通四通八达。尤其是2021年至2022年,新修、改造农村公路全长338公里,自然村道路硬化率达100%;农村通客车里程达389公里,各镇、建制村通班车率均达100%,实现了“出门见路、抬脚上车”的工作目标,成功创建“万村通客车提质工程”省级示范区。
城市发展日新月异。建设瑞贝卡、金色龙湾等住宅小区和城市综合体20个,龙湾美食街、豫中南农贸市场等建成运营,9家金融机构进驻,供气、供热全覆盖,城市功能要素加速集聚。改造“城中村”4个、老旧小区169个、背街小巷480条,新建街头游园20座,建成长22公里的汾河生态水系,实现了“美景入眼、幸福入心”。空气质量实现“一升两降”,河流出境断面水质显著提升,土壤环境治理成效明显,天蓝、水清、地绿成为召陵人民幸福生活的标配。
乡村变化翻天覆地。聚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29.83万亩,粮食产量常年稳定在30万吨以上。探索打造数字乡村、数字农场示范点,农业生产智能化、数字化水平不断提升,智慧农业呈现蓬勃发展态势。成功创建国家级农业产业强镇1个(漯河首个)、省级以上农业产业强镇2个,创建省级“一村一品”示范村镇4个、市级现代农业产业园4个,创建美丽小镇4个、乡村建设示范村13个,打造美丽宜居村41个、乡村幸福游线路2条,全域乡村实现由表及里、形神兼备的全面提升。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全区村集体经济收入5万元以下村清零。
民生领域 书写幸福答卷
建区之初,召陵民生社会事业发展严重滞后,教育、医疗和社会保障水平十分低下。
20年来,召陵区坚持“以人为本、为民解困”服务宗旨,聚焦“一老一小一青壮”民生工程,全力补短板、强弱项,累计用于民生事业支出达214亿元,占财政支出的80%以上,教育、医疗、文体、养老、生态等各领域都实现了长足发展、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增强。
教育事业迅速发展。加大资金投入,确保一般公共预算教育支出、生均公共预算教育支出“两个只增不减”;先后实施中小学和幼儿园新建、改(扩)建项目102个,有效解决了入学难、入园难、大班额问题。
文体和医疗服务水平极大提升。完善区文化馆、区图书馆软(硬)件配置,村级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成率达100%;组建由1100多人加入的文化人才队伍,业余文艺团队达96个;建成城市“字圣书苑”6个、村级书屋166个;基本建成全民健身中心,实现166个村、9个社区室内外健身场全覆盖,为城乡居民娱乐、健身提供了活动场所。召陵区人民医院传染病区和核酸检测实验室等项目建成投用,召陵区中医院建成投用。在全市率先成立医疗集团,实行“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制度,极大地方便了广大群众就医。
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完善。积极打造“15分钟养老服务圈”,建成区级综合养老服务中心1个、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3个、社区日间照料中心24个、幸福院151个,升级改造敬老院3个,构建了多层级、互补型的养老设施格局。全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19.43万人、工伤保险参保人数达2.3万人、失业保险参保人数达2.8万人,共为7571名符合条件的失地老年人发放生活补助费,形成了“老有所养、伤有所治、失有所助、生有所补”的社会保险局面。该区城镇新增就业人数每年保持在5000人以上,创业担保贷款发放保持在6000万元以上,就业形势整体稳定。
青春无悔,不负韶华。在高质量发展的跑道上,20岁的召陵将以更加稳健的步伐展示更加飒爽的英姿、谱写更加绚丽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