召陵区召陵镇白庄村:宜居宜业和美家园


日期: 2023-11-23 来源:漯河日报 点击:




  向北出漯河市区,沿龙江路向东就到了白庄村。道路平整,绿树成荫,缓缓起伏的土坡上农家屋舍错落有致,好一幅新时代乡村的美丽画卷。
 
  召陵区召陵镇白庄村,曾让村民引以为傲的有两点,一是这里地势高,据村民讲比漯河火车站的钟楼还要高;二是召陵高岗一度砖窑遍地,车水马龙。然而,随着砖窑的关停整治,村民没事儿干,环境脏乱差,村党组织也戴上了“软弱涣散”的帽子。
 
  短短几年,白庄村变了,奥秘何在?
 
  建强“火车头”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这句话在白庄村得到了很好的印证。
 
  “过去,我们村党组织凝聚力不强,村内环境差,基础设施落后。村民主要通过外出打工挣钱,普遍不富裕。”白庄村党支部书记白海涛说,2016年,在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原驻村第一书记陈瑞杰的指导帮助下,白庄村开始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通过开展党建学习等形式多样的活动,促进村“两委”团结,增强党员的责任感、参与感;通过强化培训和理论学习,提升村“两委”的战斗力、向心力和凝聚力……白庄村党支部把党建工作抓得很实在,党员们都积极参加村里的各种活动,村内从里到外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逐步形成了党员干部主动作为解难题,党群同心、携手向上的新局面。
 
  “我们建了党员群,在外地的党员也能及时学习国家政策、了解村内动态,积极参与村内事务管理。”召陵区教育局驻白庄村第一书记郭强说。
 
  2021年以来,白庄村新一届“两委”以创建“五星”支部为契机,全力打造和美家园,村内的党员干部真正发挥了表率作用。
 
  村内游园需要除草,支部委员白向彬连夜进行清理;育苗需要四个小时浇一遍水,白向彬定好闹钟,一夜起来好几次;街头游园要修围墙,支部委员白二阳开车买来建筑材料,义务修砌……“村‘两委’成员团结一心,主动履行职责,党员们归属感很强,处处发挥模范带头作用,赢得了群众的信任。”郭强说。
 
  “以前,有事儿就得跑到村委会、镇政府,现在党员干部三天两头就会来家里问问有没有困难、需不需要帮助,很多事情不用出门就解决了。”村民李梅的欣喜来自于白庄村实行的“党员联户制”。
 
  在白庄村,每户村民家门口都张贴着一个“党员联户牌”,上面除了有党员姓名、联系电话等信息,还有电子意见箱小程序和联户积分表的二维码。每名党员分包十多户村民,每名党员每周至少要到村民家一次……群众有意见或建议可以直接跟联户党员反映、扫二维码填写,真切感受到了“办事不用跑、党员家中找”的便利。
 
  乡村产业兴
 
  乡村振兴,产业先行。白庄村流转土地323亩用于种植“烟薯25”,年产值达300多万元。
 
  “俺家6亩地,流转后每亩地每年的租金是1000元钱,年底还有分红。我还去村里的甘薯现代产业园干活儿,一天能挣60元钱,时间也自由,比自己种地强多了。”村民杨二焕说。
 
  2022年,市农业农村局邀请省农科院专家到白庄村调研,并提取土壤样品化验,确定白庄村土壤中含微量元素硒,非常适合种植红薯。白庄村引进了“烟薯25”,成为河南省唯一的“烟薯25”种苗繁育基地。同时,白庄村还与天津农业公司达成红薯苗尖、叶收购意向,预计每亩增收1000元以上。
 
  “依托甘薯现代产业园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白庄村每年实现村集体经济收入30余万元,带动全镇‘烟薯25’种植面积达1万亩。”白海涛说。
 
  白庄村南边的空地上,挖掘机正在作业,一派热火朝天的繁忙景象。这片61亩的空地上,不久将建成多座育苗大棚。项目建成后,年培育甘薯种苗3000万株,可种植甘薯1万亩,年利润60万元,村集体年增收30万元。按照规划,白庄村将持续扩大甘薯种植规模,成立劳务公司,实现基地与公司联动、产业与就业融合、群众在家门口挣钱的良性循环。
 
  村庄美起来
 
  “过去,这里就是荒地,杂草丛生,垃圾遍地,大家都绕着走。去年村里在这里建了一座游园,修了凉亭,种了石榴、核桃、樱桃等。”“不仅环境好了,配套设施也更完善了。”……提起村里的变化,村民们言语间充满了自豪。
 
  农家小院错落有致、房前屋后整洁有序、道路两侧的绿化树郁郁葱葱,村在景中,景在村中,让人流连忘返。
 
  乡村要振兴,环境是基础。白庄村以“五星”支部创建为依托,成立人居环境整治理事会,争创“生态宜居星”。同时,建立五级网格化管理体系,实行“红旗引领巷长制”,配备15名巷长,激发群众参与创建的热情。
 
  硬化道路、铺设排水管网、建成污水处理站、安装路灯……在全体村民的努力下,村内基础设施越来越完善,村容村貌有了改善,村民每天享受着推窗闻花香、四季绿常在、漫步进花园的田园生活。
 
  白庄村先后被评为河南省乡村康养旅游示范村、省级旅游示范村、省级人居环境治理示范村、省级文明村和省级民主法治村。
 
  乡风更文明
 
  “俺村风气越来越好了,以前办酒席存在攀比现象,增加了家庭经济负担,现在有红白理事会监督,酒席规模都有限制。”村民白占友说。村民口中的红白理事会由党员代表、年轻干部等组成。他们利用村民微信服务群、村民代表大会等征求群众意见,出台符合村情实际的红白理事会管理章程等规章制度,明确办理红白喜事规模、酒菜标准等,引导群众婚事新办、丧事简办、谢客宴不办,让文明之风吹进白庄村。
 
  漫步白庄村,以《琵琶行》《忆江南》《卖炭翁》等为题的特色墙绘作品令人耳目一新,也为村庄增添了几分诗情画意。“我们村历史悠久,是白氏宗族聚居村落之一,全村大多数村民都姓白。我们这一支还是白居易的后代。”白海涛说,唐朝诗人白居易、明朝大臣白圭的故事经过几代人口口相传,在白庄村流传至今。白庄村充分利用村内厚重的文化资源,除了打造白居易文化一条街,还修建了占地12亩的白居易游园。游园内有白居易雕像,栽种了樱桃、红枫、月季等,风景秀丽,成了村民休闲娱乐、追思先贤的好去处。
 
  镰刀、犁、织布机、煤油灯……在白庄村思乡堂,摆放着充满年代感的老物件。每个物件都能唤起人们的记忆,勾起村民浓浓的乡愁。“这些老物件都是村民自发捐赠的。这里可以说是一个集国学堂、乡愁馆、劝学亭等于一体的文化大院。”郭强说。
 
  穿过思乡堂,映入眼帘的是白庄村史馆。“继先贤修孝道明理尚德,教子孙行正路耕读积善。”村史馆门前柱子上的对联时刻提醒村民明理尚德。此外,一面荣誉墙格外醒目。该荣誉墙上表彰了优秀党员、“好媳妇”、“好婆婆”等。“每年暑假,村里的退休教师会在这里举办公益课堂,带着村里的孩子学习经典文化。”郭强说。
 
  与此同时,白庄村经常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丰富村民生活。村里每周组织举办一次“家驿站”家庭知识讲座,普及家庭教育科学知识;组织开展就业培训,为青年人就业创造更多机会;邀请召陵区司法局工作人员进村举办法治讲座,增强村民的法律意识……
 
  为了让村里的老人安享幸福晚年生活,白庄村建成了日间照料中心,设置活动大厅、图书室、娱乐室、康复中心和休息室等,并为全村老年人提供休闲娱乐和就餐服务。“村子美了,生活好了,我们也跟着享福了。”70多岁的村民杨玉平一脸幸福地说。
 
  如今的白庄村村美、人美、乡风美,宜居宜业,成为人人向往的和美家园。




【责编:】 【审核:焦艳艳



建议使用:ie9以上浏览器    Copyright © 2000 - 2018 LHSL.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主 办:召陵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 办:召陵区政务信息中心      网站地图
联系电话:0395-2600123  电子信箱: slzfw @ 126.com
    政府网站标识码:4111040002      备案序号:豫ICP备05016466号      豫公网安备 41110402000447号